硬盘的“丢失”
作者:365bet登录日期:2025/10/24 浏览:
近年来,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,存储设备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。涉密硬盘作为承载国家秘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,一旦使用或管理出现漏洞,将给国家保密安全带来重大隐患。
将光盘埋错位置的风险
——捐江。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因设备兼容性不够,擅自向对应扶贫村学校捐赠保密电脑。张错误地认为“格式化机密计算机硬盘就安全了”。接受保密教育后,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强行恢复并更换了硬盘。
——隐藏秘密磁盘。涉密信息系统运维公司运维人员驻省单位的y在运维时发现某设备的硬盘是固态硬盘。他们采取了自私的措施,将设备拆除,带回家并安装在个人电脑上。由于硬盘上的“三合一”程序正常运行,所以开机后会引发外部触点违规报警。
— — 送修。某单位一台机密复印机死机了。请请售后服务人员派人修复。维修人员确定复印机硬盘出现问题,需要返厂维修。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毫无保密意识,要求其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拆除机密硬盘。几天后,发现硬盘被送往国外,机密数据严重失控。
上述事件发生后,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。
全链条严管严防
使用机密硬盘的组织和个人必须高度重视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,严格执行保密规定,共同筑牢保密防线,防止机密数据丢失。
——构筑法律意识“防火墙”。 《中华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规定,机关、单位必须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、持有国家秘密载体;不得购买、出售、转让或者私自毁坏国家秘密航母。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役机密信息设备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赠送、出售、废弃或者改变用途。
----预筑牢闭环管理“防护网”。涉密硬盘必须按照专人登记、专人管理的原则。分发时必须登记台账,注明序列号和负责人姓名;使用时,必须按照所存储和处理的信息的最高保密级别严格控制使用,并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登记,包括使用时间、操作内容、操作人员等信息;严禁接入互联网或非保密设备,使用后必须立即安全移除,避免长时间插在终端上;销毁也必须遵循相应的审批和登记程序,形成闭环管理。
——设备维护的一定“阀门安全”。选择国外保密硬盘时,安全性和d 应提前进行保密技术检查,消除泄密隐患。涉密硬盘发生故障时,由机关、单位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理;需要请人修理的,应当在单位内进行,并指定专人陪同。维修人员严禁携带自带设备。如果确实需要送修,则必须将存储的机密部分拆解或进行专业申报。必须选择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定点维护单位,并指定专人全程监督,确保不受控制。
广大群众如发现威胁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可疑迹象,可通过12339国安举报直接向当地安全部门举报受理热线、网上举报平台(www.12339.gov.cn)、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或直接向当地安全机构举报。
相关文章